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08期 2010/05/01出刊/ 半月刊

 

 

〈客家學研究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摘要與心得

【文╱吳依萱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壹、作者介紹
   王東,1963年生,安徽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方向為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區域文化史、客家研究。著有:《客家學導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社會結構與客家人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在《歷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史學理論研究》等國內外學術其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譯文、書評等百餘篇。

貳、主旨
   首先,以枝葉與根系為比喻,來探討客家民系與漢民族之間的關係。
   其次,細部討論客家民系與漢民族內其他民系之間的淵源。
   再者,聚焦於大本營區域的居民與南遷的客家民系之間的交流。
   最後,回到客家民系血統來源的問題上。

參、內容
主題:客家學研究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
第一節 客家民系與漢民族的關係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1.客家是一個自成系統的民族。
   2.清代土客械鬥,少數廣東本地人把客家視為一個野蠻、兇狠與落後的民族。
   3.客家是漢民族共同體內的一個民系。(作者觀點)
   4.南遷的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遺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
   5.客家是多民族融合體。(第三點的延申)

二、漢族:客家根系所在
   1.當今客家各大姓氏,都是歷史時期南遷的中原漢人的後裔。
   2.客家的根系在漢民族共同體,這不僅有著其種族血脈上的因緣,而且還有著文化上的直接關聯。

三、漢民族的種族血統與客家
   以遠古華夏族為主體,然後不斷融合周邊其它民族而形成和發展起來。因此,今日的漢民族中,除了具有古華夏族的血脈之外,也混化了其它有關民族的血統。而這種混化,不僅是種族本身的一種生理上的融合,亦是文化心理背景的全面滲透與認同。

第二節 客家民系與漢民族共同體內其他民系的關係
一、羅香林先生的初步研究
   1.將漢民族共同體分成北系和南系二大支脈。
   2.在《客家源流考》提出客家民系之形成為最晚的觀點。

二、近年來的新說
   林嘉書的觀點-客家遲來說。其資料來源為姓氏譜牒文獻,然後從姓氏家族入閩後的遷移方向和時間順序分別考察客家民系與閩南民系形成的時間問題。

三、對上述兩種觀點的評價
   1.作者認為羅香林只是以客家論客家,而沒有顧及到其它民系。
   2.對林書嘉的五點評論。其一,南方漢族各民系雖有同一部移民史,但不等於南方各民系的移民層次是一樣的;其二,不合漢民族南遷史的移民型態-生存型;其三,客家民系的遷入地是開發較晚的地區,因此較容易接納外來移民;其四,從地方行政建置再談客家民系遷入地區的發展;其五,從語言的角度來談,認為林氏的說法與漢語的各方言區的形成無法符合,因為現在南方系的方言就有所不同,而這是移民層次的不同所造成的結果。

四、處理客家民系與漢民族南方各主要民系關係應取的原則
   1.在移民的過程中,「源」固然不可忽視,但「流」卻更為重要。
   2.在中原漢民族南遷的研究中,應注重移民整體素質的研究。
   3.對於一個民系的形成,可融合歷史學、社會學與地理學等跨領域學科的研究。

第三節 客家民系與大本營區域土著居民的關係
一、古越族:客家的先民?
   古越族是古代長江以南最大的一個族群,在與漢民族長期的交往過程中,百越裡有很大部份在東漢之後與漢族融合,另一部分則成為南方壯侗語系中的少數民族。從百越在歷史上的行蹤聚散來看,今天的客家地區,也曾經是他們活動的地域之一。
   房學嘉對「客家共同體的主體為漢民族」提出質疑,而作者則對房學嘉的質疑作出四點的反駁。

二、畬族:不是客家的客家
   原是古代長江中游武陵蠻後裔的畬族人,之所以被叫做客家,是他們與客家人在長期的歷史歲月裡發生同化與融合,彼此產生了關聯。

三、客家與瑤人、僚人、俚人、溪人及蛋人的關係
   1.瑤人應屬畬族的一支,最後同化於客家人之中。
   2.水上民族的蛋人部分居住在梅州與惠州,並採用漢姓,部分與客家人通婚,最後應融入客家人之中。

第四節 客家民系的血統問題
一、客家乃純粹漢族辯證
   在這個世界上,大概還不存在所謂的純粹的民族,況且漢民族的形成是與其他民族同化和融合的動態過程,所謂純粹漢族的說法,本身就是不科學的。

二、客家士族血統辯證
   其一,作者認為持客家是士族的血統論者,是想證明客家的貴族性、正統性與獨特性。
   其二,士族的人數本身數量就偏少,因此不可能是南遷漢人的主體。
   其三,作者提出了對於譜牒資料應持有懷疑。
   其四,士族文化的腐敗與黑暗性,想要以土族的血統來證明客家民系的高貴,可能因此有反效果。

肆、心得
   本篇文章的主軸是以說明、論述客家民系的主體為漢民族。作者從移民的層次、姓氏譜牒的探源、漢族語言、主體性與地理發展等面向來論證客家民系的來源為何,也就是說,作者並非像客家學奠基人羅香林只以客家論客家,而是從多個層次與面向來論證客家民系與漢民族之間的深入關聯。

  但筆者有兩個問題,一是作者認為羅香林使用的姓氏譜牒資料可信,可是在客家士族血統的論述上又說譜牒是可以造假,因此作者在譜牒真假的說法上變得矛盾。二是「客家民系」一詞在客家形成前後的用法,是否可以在客家形成前使用「南遷漢」,而形成後再使用「客家民系」,要不然亦造成閱讀上的混淆。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巧媚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林筱蓉、古儀瑩、江欣潔、梁素禎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