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06期 2010/04/01出刊/ 半月刊

 

 

清代台灣客家人對教育的貢獻

【文╱呂欣芸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當我們提到「客家」人的特性時,我們還經常可以聽到客家族群很重視教育。歸咎其原因,是因為自古流傳下來的古訓,像是「晴耕雨讀」、「耕讀傳家」(劉還月1999:232)。客家人從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經過五次南遷(羅香林1933),當客家人來到台灣這塊土地上時,就會將他們從前生活的風俗習慣一起帶來這裡。所以在台灣,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客家人對於教育是非常重視的。

  客家族群既然是一個重視教育的族群,那他們在文教上的成就和影響必然是可觀的。從眾多史料和地方志書中,我們看見了清代客家人的努力成果:

   1、在中央官學最高教育的國子監中,培育粵籍監生共47人。比監生地位更高的貢生共80人,其中由廣東鎮平來台屏東的劉家,父子三人皆為貢生。還將聘名師教導,使文風興盛於鄉里間。

   2、在地方官學中,起初因閩、粵學額分配不均而考取的人數較少。但經官員考察,粵人確實好文風。並多次上請增加或調整閩、粵籍比例後,整個清代台灣客家的生員共有106人。其家庭背景以農為多,可見當時的客家人家裡即便沒有非常有錢,依然會努力供子弟唸書。而那些考取生員者又以教書的職業最多,如此造福鄉里勉勵後進,而非進中央求高官厚祿,實屬難得可貴。

   3、在漢人社學中,有客籍舉人吳子光主持的「文英社」。是推行地方上文化教育事業的重要地方,也是地方上啟蒙教學和士人會文的重要地方。

   4、在原住民社學中,有雲林知縣陳世烈聘粵籍儒生陳國安主理社學一事,辦學教授原住民學子讀書、寫字。

   5、在義塾中,《恆春縣志》中載的十六所義塾中有六所是由客家人擔任義塾老師,在竹塹亦有以客家人擔任義塾老師。他們的身分多是生員,如同第二點,他們考取生員後以教書為職業者最多,他們擔任重要的童蒙教育,造福鄉里勉勵後進。

   6、官辦的書院在入學時並無閩籍、粵籍及之分,因此不能分閩、粵籍書院。目前可以確定為客家人所辦的書院有永定貢生胡悼猶設置於淡水廳的明志書院和由謝維岳籌建於苗栗縣的英才書院,這兩所書院至今皆尚存。

   7、在清代台灣的基礎教育中以私塾最多,在客庄中就有許多私塾存在,光是在六堆地區就有24所私塾。其中較具規模的有陳氏的向陽書院和劉氏的家塾。

  在這些中央官學、地方官學、義塾、社學、書院和私塾中,清代總共培育了客籍文進士5位,舉人38位。清代全台進士共39位,客籍進士佔12.82%;清代全臺舉人共267位客籍舉人佔14.23%。依前人研究顯示清代人口約250萬人(陳紹馨1979),粵籍58萬6千9百,粵籍約佔23.4%,這還是不納入福建省的客家人。客家人以佔台灣23.4%的人口,卻只有12.82%的進士比率和14.23%的舉人比率。這看似比較低,可能的原因有

   1、當時客家人的生活環境較閩人困苦

   2、以及閩、粵錄取的名額比例是以閩人較高。

   3、受了教育的生員或有低階功名的秀才,多半不汲汲於營利,而是留任鄉里教授子弟讀書。

  從數字上來看確實是清代佔了台灣近四分之ㄧ人口的客家人近進士、舉人比率都比閩人低,但我不們不能因此否認客家人對於台灣清代教育事業的貢獻。從以上論述我們找到了客家人在中央官學、地方官學、義塾、社學、書院和私塾中的蹤跡,他們的人數雖然不比閩南人多,但作為台灣的一份子,他們為清代台灣教育的貢獻在歷史上是不可抹滅的。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巧媚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林筱蓉、古儀瑩、江欣潔、梁素禎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